作为中国嘉德三十周年庆典拍卖重中之重, 蔚为大观的《画中九友集册》于今春首度释出拍场 ,引发业界关注。 围绕着这一重要拍品的学术与收藏价值,近日,“众山皆响——吴湖帆旧藏《画中九友集册》学术研讨会”在沪举行。
著 名书画家、 鉴赏家 萧平 指出, 吴湖帆旧藏《画中九友集册》重现于世,是中国鉴藏与拍卖界划时代事件 。这套集册的体量为全国公私收藏中前所未见, 具有 头等重要的 艺术与收藏价值。
(资料图片)
在艺App特别整理其 研讨会观点成文,以飨读者。
董其昌开启了中国山水画新的时代
九友是其理论的实践和推行者
这九位艺术家有共同点,也有各自的区别。 九友的核心是 董其昌 ( 1555-1636 ),是年纪最大的一位; 年纪次之是程嘉燧( 1565-1643 ),比董小 10 岁; 李流芳( 1575-1629 )比董小 20 岁; 还有年纪较小的 杨文骢(龙友)( 1596-164 6 )、王鉴( 1609-1677 ) ,另有张学曾、邵弥生卒年不详。
董其昌是 画中九友的领袖。 杨文骢 比董其昌小四十多岁,但董其昌对他非常好,这本册页董其昌题了好几页他的画、题的相当多。 王时敏、王鉴、 杨文骢曾 受教于董其昌。 几人都与董相关,艺术活动同在江南一带,都属中国文人山水画的体系。 只有卞文瑜和邵弥稍有区别,不完全属于文人画,但都在山水画南宗大的体系里 。 这里有 师承、学生关系,有些虽非董其昌学生,但也受董其昌的思想和艺术指导。
董其昌《丙辰七锦册》局部 左右滑动查看
画中九友是董其昌理论的实践和推行者。 从 九友在画史的力量与地位看,其 所经历的时期从董其昌 20 岁始至王时敏 89 岁去世, 跨越晚明至清初近一世纪,影响力相当大。 虽不属于一个画派,但影响力甚至超过画派。 九友主要的追求是什么? 他们都以传统为依托。 董其昌写过山水画的“南北宗论” , 这一传统包 括董自己在内,都是以南宗绘画为主要依托。 他们大都传承董源、巨然、元四家一路,但又 各自 有鲜明的自我风格和变化。 如董其昌所言: 他是从董源、巨然、米芾父子的“米家山水”直至高克恭的一路。 他在题跋中也曾提及与高克恭的亲缘关系,董的外祖母是高房山的曾孙女。 因有此关系,所以他对南宗特别尊崇。 从他的画中能看南宗的影子。 文人画自宋代后期,自苏东坡、文同开始,经元、明两代至明后期董其昌时, 董其昌 将其总结并形成新的文人画面目。 这一变 化即更多强调自我,文化修养与个人性情。 如董自言: “兴到则画、兴尽则止”。 意思是兴趣到了我就开始画,兴致没有了就不画了。 哪怕这张画只画了一半,等再有兴致再画。 董其昌提出“以画为寄”“以画为乐”的理念 , 即把画画作为自我情感的寄托。在笔下的山山水水,并非实景的描绘,而是情感化了的实景大意。那些山水甚至变了形,甚至不尽合理,但从画理上看,却是有趣味并具强烈个性的。 因此可说 董其昌开启了 中国山水画新 的时代。 “画中九友”就是这一新时代的不同表述。 尽管这有三位算是董的学生,但他们的画法都跟董不同。 如“二王”中的 王时敏 ,直接与董其昌学习绘画多年,但他的画法跟董其昌不同,这源于性情的差异。 王时敏画得特别深入,尤其是对黄公望这一派, 当然除黄公望外,他对于宋、元都有涉猎,而 画里呈现的是自我的面貌。 徐邦达先生认为王时敏的画特别之处是“老而嫩” ,这是对立的名词,但在 王时敏 的画中,笔墨能够统一,就是文人绘画的形态。 并不是画得越老练越好,而要品尝其间的趣味。 王时敏画中的“味道”是丰富多变的。 这套集册中他的册页非常精彩,吴湖帆为得到这本册页也花费了很大的代价。王时敏《仿宋元山水册》局部 左右滑动查看
“二王”之中 王鉴 是多能的画家,越到晚年画得越细。 他对宋元诸家的临摹也是非常深入。王鉴《仿宋元山水册》 局部 左右滑动查看
李流芳 比董其昌小 20 岁,但董其昌很欣赏他的画。 他与董其昌对于传统的取法一致,但面貌不同。 李流芳较为率意、天真,从画法看确实不同,区别较大。李流芳《仿古山水册》 局部 左右滑动查看
杨龙友 最后为清兵所杀害,去世时不到 50 岁。 这本册页是他约 40 岁时所画,中间还有好几页有董其昌题跋。 徐邦达先生曾说杨龙友有两种画风: 一种湿笔偏多,另一种枯笔偏多。 这本册页介于两种面貌之间,应是其绘画最为繁盛期的作品,画得很精彩 。杨龙友《万历三才册》局部 左右滑动查看
九友中年纪第二大的是 程嘉燧 ,比董其昌小十岁。 程是安徽人,但最后一直住在嘉定,为“嘉定四先生”之一。 他的诗非常好,画相对较少,尤其册页非常少。 这本册页是其最简练的作品之一。 九友之中他最偏重于文人画墨系,笔墨虽简但笔锋间很有趣味。程嘉燧《偈庵墨戏册》局部 左右滑动查看
九友中,有些艺术家的作品更少。 如 张学曾 传世作品就非常少,吴湖帆花费十五年最后也只收到他两张画,其他是用几张书法来补充的。张学曾《书画集锦》局部 左右滑动查看
总体来看,画中九友是因一首诗而在画史中形成的团体,虽不是一个画派,但影响力不亚于画派。 明末清初正是中国山水画的转变期,在这一时期的九友愈发显示出它辉煌与光彩的地位。 众山皆响——画中九友册九种 董其昌、王时敏、王 鉴、李流芳、杨文骢、 张学曾、程嘉燧、卞文瑜、邵 弥 明末清初 册页九本 (山水、书法共108页;含诸家题跋总计111开) 水墨、设色纸本、水墨绫本 尺 寸:九本册页经吴湖帆装池为等大外观 尺寸均为:36.5×24.7cm 著录及出版: (一)1926年,王时敏册于有正书局印行单册,1939年吴湖帆曾筹资于商务印书馆出版九友画册。现存可见: 1、《王烟客山水册》,有正书局,1926年版 2、《董香光山水册》,商务印书馆,1939年版 3、《杨龙友山水册》,商务印书馆,1939年版 4、《卞文瑜山水册》,商务印书馆,1939年版 5、《邵僧弥山水册》,商务印书馆,1939年版 6、《李长蘅山水册》,商务印书馆,1939年版 (二) 诸册均载于《吴氏书画记》。《吴湖帆文稿》,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2004年版。分别为: 1、《明董文敏仿古山水册》,第五册,第442、455页 2、《明程孟阳偈庵墨戏册》,第六册,第466、467页 3、《明李檀园仿古山水册》,第六册,第466、468-469页 4、《明杨龙友万历三才诗画册》,第六册,第466、470-473页 5、《明王烟客仿古十家册》,第六册,第466、480-483页 6、《明王玄照壬子仿古山水册》,第六册,第466、485-487页 7、《明邵瓜畴众山皆响册》,第六册,第466、第491-493页 8、《明卞润甫仿古山水册》,第六册,第466、第493-494页 9、《明张尔唯书画册》,第六册,第466、第494-495页 (三) 王季迁、孔达合编《明清画家印鉴》中,董其昌、李流芳、卞文瑜、杨文骢、王时敏、王鉴部分印鉴即取自“九友册”。见《明清画家印鉴》,香港大学,1966年版 (四) 上海博物馆编《中国书画家印鉴款识》中,杨文骢、董其昌、张学曾、程嘉燧、王时敏部分印鉴即取自 “九友册”。见《中国书画家印鉴款识》,文物出版社,1987年版 (五) 李流芳、王时敏册见于:徐邦达著《古书画过眼要录 ·元明清书法》,第460、499页,紫禁城出版社, 2006年版 (六) 王时敏册见于:陆心源著《穰梨馆过眼续录》卷十四,《中国历代书画艺术论著丛编》上海书画出版社, 2009年版 (七) 王时敏册见于:端方著《壬寅消夏录》,卷十六 (八) 杨文骢册见于:白坚著《杨文骢传论》,第113、155、219页,上海书画出版社,1990年版 (九) 李流芳自题中谈及张廷棫以画索题,最后画卷遗失,只能重新再作一册。关于此事的题跋,收录于《檀园集》第12卷,行文有多处改动。此事亦见于寒星、永祁编《李流芳年谱》。载上海书画社刊行之《朵云》第29期,1991年版 (十) 邵弥册见于:关冕钧著《三秋阁书画录》,1928年版这套集册能发掘出来公之于众
是鉴藏、拍卖界划时代的事件
吴湖帆是中国二十世纪最大的收藏家之一,集画家、书法家、鉴定家、收藏家多重身份于一身。 他是清代著名书画家 吴大澂 之孙,自祖父起就有家藏的历史,家藏富有。 他的夫人 潘静淑 的家族也是苏州大藏家家族。 两大收藏世家组合在一起,夫妻俩也是志趣相投。 他当时在上海名声大、又是两大家族的合族,还生活在当时中国书画收藏最多的地区。 即使在这种大背景下,他 收藏九友历时十五年方才集齐,艰难可想而知。 吴湖帆千方百计想把这套集册收藏齐整。 如第一本册页是董其昌作品,收到的时候只有七张。而 中国人收藏册页讲究取双数,他 最后是隔了两三年才又收到一张,与之前凑成了八张。 非常不易。卞文瑜《仿宋元山水册》局部 左右滑动查看
吴湖帆的收藏特征有几点: 首先,他有自己的兴趣和爱好。 虽然一流名家的作品他都会收藏,但他偏重于南宗作品。 这是他的主要收藏和审美倾向。 其次,他的创作既有宋人的风神,又有元人的笔墨。 陆俨少认为吴湖帆的画如宋词般婉约优美。 他的收藏进而对他的创作也产生影响。 艺术是向前发展的, 评价艺术价值的高低并不是越古越好。 当年我在南京博物院工作期间,院里曾举办 “明四家”和“清六家”的展览,当时陆俨少先生在南京休养,就找到我去看过展览两三次。 看完之后他问我: “是明四家高还是清六家高? ” 明中期至清初相距近 200 年,画派高下实难作断语。但陆俨少先生 说: “我 不瞒你,我看重清六家。 ” 在吴湖帆收藏的这本册页中,就有陆俨少的两位老师:王同愈与冯超然的题跋,说明 在 当时上海主要艺术人物的观念中,都有较一致的审美趣味, 即为董其昌倡导的这一路是他们收藏最重要的方向,也是他们的审美倾向。邵弥《众山皆响册》局部 左右滑动查看
吴湖帆集书家、画家、鉴赏家和藏家于一身,他的收藏与单一收藏家 的水准不同。 这在九本册页中得以充分显示。 九本册页吴湖帆题跋共计 84 次,且大都用瘦金体味道的精细工楷所题。 这里面有题诗,有收藏故事、有看画、鉴画的心得……他把十五年甚至更长时间的心路历程全部集中在九本册页中,这非常了不起。 如亦真亦假的黄公望《富春山居图》,乾隆帝曾在《子明卷》上长题 50 余次,填满了所有空白,他看一次题一次,最后说下次再看不题了。 由此可见,吴湖帆对自己藏品的喜爱心情,也在这九本册页中显露无疑。 我们既要赞赏收藏家的行为,也要看到背后的艰辛和心血。 众山皆响——画中九友册九种 董其昌、王时敏、王鉴、李流芳、杨文骢、 张学曾、程嘉燧、卞文瑜、邵弥 再者,吴湖帆也是一位完美主义者。 他收藏到几家作品后就一定要把其收全。 并请当时上海最好的裱画师刘定之来装裱。 精心裱出的这九本规格一致的册页,从封面到中间各个细节都非常精致。 作为收藏家要把一件经手的藏品变成全新的面目非常不易。 这套集册既反映出“画中九友”本身的艺术价值、艺术面貌,同时也反映出这位中国 20 世纪最重要的鉴藏家的心路历程,对整个鉴藏界意义重大。 这套集册能发掘出来公之于众,是鉴藏、拍卖界划时代的事件。 艺术鉴藏第一价值是精神层面的欣赏;第二价值是物质方面的保值和增值。真正的鉴藏家要向吴湖帆学习,不断地看、不断地学习和提高,这很重要。 其整体流传、装裱很好的状态,都一步步地在告诉大家: 这 是一本鉴藏的教科书 , 它有绘画史、鉴藏史双重的重要意义。 这套集册的体量为全国公私收藏中前所未见。它在市场中的重现,是中国收藏界、艺术市场的重要发现, 具有头等重要的艺术与收藏价值,这毫无疑问。 ▼ 中国嘉德香港 《众山皆响——画中九友集册》巨献专场 预展5.26 - 30丨 10am - 6pm
香港万丽海景酒店Boardroom 3-5
6.7 - 11 丨10am - 6pm
中国嘉德(香港)G Art艺术空间
香港金钟道89号力宝中心一座五楼
6.7 - 10| 10am - 8pm
北 京嘉德艺术中心 一 楼
中国嘉德2023春拍“大观”预展现场
北京市东城区王府井大街1号
拍卖6.12
“大观“ 夜场
近现代书画 · 画中九友集册 · 古代书画
中国嘉德(香港)G Art艺术空间
香港金钟道89号力宝中心一座五楼
拍卖安排
《画中九友》集册作为一个拍卖标的,将于6月12日晚,2023嘉德春季拍卖大观夜场之际,在香港与北京连线拍卖
大观近现代书画部分拍卖结束之后,此标的开始拍卖
此 标的 拍卖结束后,大观古代书画继续进行
竞拍须知
欢迎您前往香港或北京的预展现场观看作品并办理相关竞投手续
如不能莅临香港拍卖现场的客户,可亲往北京春拍大观夜场现场或以书面电话委托两种形式与香港连线竞投
竞买保证金与大观夜场高估价拍品保证金一致
此标的不安排线上竞买服务
中国嘉德联系方式(滑动查阅)
中国嘉德国际拍卖有限公司(总部)
客户咨询:(86-10)8592 8288-3
结算服务:(86-10)8592 8288-4
媒体合作:(86-10)8592 8288-5
运输咨询:(86-10)8592 8288-9
网拍咨询:15010006220 / 15910807786转分机9
官方网站:www.cguardian.com
联系邮箱: mail@cguardian.com
联系地址:北京市东城区王府井大街1号
中国嘉德(香港)国际拍卖有限公司
客户咨询:( 852 ) 2815 2269
联系邮箱: hkauction@cguardian.com.hk
联系地址:香港金钟道89号力宝中心一座5楼
各地区办事处联络
上海
电话:( 86-21 ) 5466 0508
邮箱:shoffice@cguardian.com
———
广州
电话:( 86-20 ) 3808 8589
邮箱:gzoffice@cguardian.com
———
南京
电话:( 86-25 ) 8670 2356
邮箱:njoffice@cguardian.com
———
杭州
电话:( 86-571 ) 8535 9925
邮箱:hzoffice@cguardian.com
———
台湾
电话:( 886 ) 2 2757 6228
邮箱:twoffice@cguardian.com.tw
———
日本
电话:( 81-3 ) 6206 6682
邮箱:jpoffice@cguardian.com
———
美国
电话:( 212 ) 308 8889 / ( 888 ) 799 8830
邮箱:usoffice@cguardian.com
关键词: